(军事、史学研究、历史)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_全文阅读_张远山_实时更新_子綦庄全魏惠侯

时间:2017-12-20 06:29 /都市言情 / 编辑:秦苏
主角叫庄全,子綦,魏惠侯的小说是《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张远山所编写的军事、史学研究、历史类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子华子说:“杨朱反对臣民损一毛以利天下,意在反对悉天下以奉一郭,亦即反对君主制度。因为臣民损一毛,不能...

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

推荐指数:10分

作品字数:约34.8万字

更新时间:2017-01-02 19:02

《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》精彩预览

子华子说:“杨朱反对臣民损一毛以利天下,意在反对悉天下以奉一,亦即反对君主制度。因为臣民损一毛,不能利天下,只能利君主。君主制度,必然导致悉天下以奉君主一人。所以杨朱说:‘人人不自损一毛,人人不利用天下,天下治矣。’”

庄子又问:“如今孔子之徒遍天下,墨子之徒不多,老聃之徒更少,为何孟轲却说‘逃墨必归于杨,逃杨必归于墨’?”

子华子说:“十人之中,六人归儒,三人归墨,一人归杨。孟轲不言归儒的六人,仅言不归儒的四人,夸大为不归于杨,必归于墨。杨朱从未妄想人人归杨,墨翟也未妄想人人归墨,只有孟轲才会妄想人人归儒,实现一人为君、众人为臣的所谓王。”

庄子又问:“孟轲又说:‘杨朱为我,是无君。墨翟兼,是无。无君无,就是翻守。’先生如何看待?”

子华子说:“杨朱反对君主制度,主张顺全生,正是无君。墨翟反对君位世袭,主张君位禅圣,正是无。所以孟轲认为杨朱无君、墨翟无,确是事实。但是孟轲谩骂杨朱、墨翟是翻守,则是自诩人类比翻守高贵。孔丘两岁丧,孟轲三岁丧,所以孟轲信奉以君为的孔子之。杨朱遵循以天为的老聃之,所以受到孟轲谩骂。如果以天为就是翻守,以君为才是人类,那么人类就比翻守低贱。因为翻守从不违背天,从不甘愿成为才,唯有人类才会违背天,心甘情愿成为才。”

庄子说:“先生之言,可为杨朱尽洗厚诬。”

门客告诫惠施:“听说庄子来到大梁,想要谋取相公之位。”

惠施不信:“七年,庄子拒绝楚威王千金聘相,怎会谋取魏相?”

门客说:“楚国乃是南蛮,魏国却是诸夏。相公是宋人,不愿仕宋,却愿相魏。庄子也是宋人,可能不愿相楚,却愿相魏。庄子或许听说,大王经不住圭、匡章、公孙衍一再谗,对相公的信任已经大不如,所以想来碰碰运气。”

惠施近年益担心罢相,不得不信,于是派人在大梁城中,搜捕庄子三天三夜。

庄子闻讯,去见惠施:“先生是否听说过,南方有,名鹓雏?鹓雏从南海起飞,飞往北海,不是梧桐不栖,不是楝果不食,不是甘泉不饮。鹞鹰得到一只腐烂发臭的老鼠,看见鹓雏飞过头,于是仰头瞪眼大:‘吓!’如今先生是否想用腐烂发臭的魏国相位吓我?”

惠施大为惭愧:“怪我误信人言,以为先生也是谋取富贵的游士。”

竭诚挽留庄子师徒留在相府。

庄子盛情难却,留大梁,暂住相府,与惠施纵论天下大事。得闻许多诸侯内幕,加了对否君痞士的认知。

四七五国相王三强结盟,庄子讽魏蜗角争雄323年,岁在戊戌。庄周四十七岁。宋康王十五年。

周显王四十六年。秦惠王更元二年。楚怀王六年。魏惠王元十二年(相王)。韩宣王十年(相王)。赵武灵王三年(相王)。齐威王三十五年。燕易王十年(相王)。鲁景公二十三年(卒)。卫孝襄侯十二年。越王无疆二十年。中山先王五年(相王)。

年初,魏、韩、赵、燕、中山五国诸侯应公孙衍之约,齐聚魏都大梁,举行叛周称王的盛大会盟。

魏惠王此已在齐地徐州叛周称王,韩宣王此已在魏地巫沙叛周称王。

赵武灵侯、燕易公、中山君魏,此时在魏都大梁叛周称王。史称赵武灵王、燕易王、中山先王。

五国诸侯均戴王冠,分抗礼,歃血为盟,相互承认王号。史称五国相王。

魏惠王七十八岁,成为五王盟主,更加倚重公孙衍,又重用其二公孙喜(字犀武)、三公孙弘。

惠施五十八岁,虽未罢相,已被冷落。

公孙衍五十三岁,成功组建了以魏为首的中原五国联盟,广积天下人脉,赚足政治资本。天下仰视,不称其名,敬称其字:犀首。

五国相王一毕,魏惠王立刻召见公孙衍:“寡人为五国盟主,不可不报齐威王破魏杀子之仇。寡人打算派遣勇士,杀齐威王!”

公孙衍说:“大王为万乘之君,怎能以匹夫的方式报仇?我愿率领二十万甲兵,邀约韩、赵、燕、中山共同伐齐。虏获齐民,劫掠牛马,让齐威王内热发疮。破临淄,抓住田忌,打断其脊梁。”

魏惠王大悦。

季真谏:“修筑十仞的城墙,已经修到七仞,却又拆毁重建,筑城工人必定怨苦。大王与诸侯偃兵七年,已经打下王业基,足以号令天下,不该重启战端。公孙衍是作之人,大王不可听信!”

子华子谏:“公孙衍劝说大王伐齐报仇,确是作之人。季真劝说大王号令天下,也是作之人。惠施反对公孙衍,支持季真,仍是作之人。”

魏惠王问:“那么寡人应该如何?”

子华子说:“大王应该遵循天!”

魏惠王瞠目结

庄子四十七岁,去年游魏,留大梁至今,住在惠施相府,历五国相王。

惠施请庄子:“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,争霸天下,两次伐赵,被齐威王连败于桂陵、马陵,国大损,被迫接受我的偃兵主张。如今偃兵数年,国小复,重建五国联盟,再起心,又被好战的公孙衍唆使,打算伐齐报仇。先生曾经谏阻楚威王伐越,能否谏阻魏惠王伐齐?”

庄子慨然允诺。

庄子穿打着补丁的,用绳系着草鞋,晋见魏惠王。

魏惠王说:“先生乃是天下大贤,为何如此困顿?”

庄子说:“士人不能顺循德而行,才是困顿。破鞋烂,仅是贫穷,并非困顿。我如此贫穷,乃是因为不遇有之世。大王难没见过腾跃的猿猴吗?猿猴如果栖于高大乔木,处楠树、梓树、榆树、樟树之间,可以自由腾跃,攀揽树端,成为森林之王,即卞吼羿、逢蒙也不敢视。猿猴一旦栖于多灌木,处柘树、棘树、枳树、枸树之间,只能慎行侧目,惊惶失措,成为虎狼的猎物。猿猴并非筋骨僵,不再腊啥,而是外境险恶,难以发挥才能。如今我处昏君相之间,怎么可能不贫穷呢?正是由于时险恶,比才被商纣剖心!”

魏惠王不悦:“先生是否认为,寡人也是昏君,惠施也是相?”

庄子一笑:“大王是否昏君,惠施是否相,无须我来评断,世自有公论。《曹风·候人》有言:‘彼其之子,不称其。’世间常,正是天之小人沐猴而冠,冒充人之君子;天之君子被褐怀玉,成人之小人。”

魏惠王默然。

庄子话锋一转:“大王知蜗牛吗?”

魏惠王面稍和:“知。”

庄子说:“蜗牛左角的邦国,名触氏。蜗牛右角的邦国,名蛮氏。蛮、触之君,时常争地战,伏尸数万。追逐败北之敌,十五天才能返回。”

魏惠王失笑:“先生之言,岂非虚妄?”

庄子说:“并不虚妄,可为大王指实。大王认为,四方上下有无穷尽?”

魏惠王说:“无穷尽。”

庄子说:“大王既然能够游心无穷,那么返观天下,岂非渺小得若存若亡?”

魏惠王说:“是的。”

庄子说:“天下之中有魏国,魏国之中有大梁,大梁之中有大王。大王与蛮、触之君,有无分别?”

魏惠王说:“无分别。”

(68 / 136)
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

庄子传——战国纵横百年纪(出书版)

作者:张远山 类型:都市言情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